孩子愛打人怎么辦
2013-02-28 09:44:12 來源:新母嬰網 評論: 點擊:
第一次發現寶寶出現攻擊性行為時,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就可能強化寶寶的這種行為。比如,當寶寶第一次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覺得十分有趣,誤導寶寶"再來一次",無形中強化寶寶"打人"。
孩子愛打人的原因:
1、打人是一種試探:對于1~2歲的孩子來說,類似鬧鬧這樣的攻擊行為非常普遍。有時候孩子打人,沒有任何理由,他們只是懷著一種玩的心理去試探自己的行為能力,或者試探大人們的反應。他們想看看打完人后將發生什么事情。對他們來說,打人是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試驗。
2、為了不受冷落:兩歲左右的小孩,處于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會很在乎媽媽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當發現自己被冷落時,常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異常行為便隨之出現。為了讓媽媽轉過頭來注意她,攻擊行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換來的是媽媽的一頓責罵。
3、誤會了家長的“稱贊”:孩子發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動作,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就會造成孩子喜歡打人。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有些父母喜歡假裝打孩子、咬孩子,這樣,孩子可能會誤認為“拍打”就是表達“高興”和“喜歡”情感的方式。
4、來自環境: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他們模仿的對象來自小伙伴,電視電影等各種媒體,也來自他周圍的成人。孩子不僅模仿電視節目中看到或者平時在周圍環境中看到的各種攻擊性行為,對于成人之間那些帶有玩笑性質的“攻擊行為”,他也因無從分辨而不加選擇地模仿。
5、為了宣泄:家長工作忙或耽于玩樂,很少照料孩子,很少跟孩子溝通,孩子內心孤獨,也會以打人行為來宣泄。另外,小孩子常常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因此無法釋放因為無法有效與人溝通而帶給他的壓力,于是他只有通過咬人、打人等方式來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借此釋放來自他內心的壓力。
6、鉛中毒或其他重金屬中毒:由于汽車尾氣污染和裝修污染,因血鉛超標引發的煩躁和打人行為越來越多發,有必要引起家長的關注。多飲牛奶,綠豆湯,少到交通干道邊玩耍,可預防和治療血鉛偏高。
孩子愛打人怎么辦?
1、找出孩子行為的根源:當獲知孩子打人時,父母不要急于埋怨批評孩子,而是蹲下來,溫和地與孩子談一談,了解他大人的原因并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然后給孩子講道理,并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
2、教給孩子正確的交往方式:入園、入學、逐漸獨立走向社會,無論哪個關口,孩子都需要和周圍的各種人群打交道。如果缺乏人際交往的技能和能力,他就會面臨很多困難。建議父母要鼓勵孩子通過語言來表達他自己的需要。每當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就要及時給予鼓勵,以強化他的這種行為。
3、淡化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當孩子比較小時,父母可以采取冷處理的方式,假裝對孩子的行為視而不見,達到淡化打人的目的。有時候,孩子打人僅僅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因為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沒法更好地表達自己,另一方面因為他的某些經驗表明,打人是獲得關注的重要手段,于是他會不斷采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4、教給孩子渲泄情緒的正確方式:煩惱、挫折、憤怒這些易于引起攻擊性行為的情感,對于自控力弱的孩子來說,是點燃攻擊性行為的導火索。讓孩子向父母哭訴一番,給孩子一個可以發泄內心不滿的玩具,或者讓孩子在適當的場合與時間大哭大叫一番,在父母的幫助下,引導孩子有效地宣泄自己不良情緒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
5、進行心里疏導:讓孩子明白你僅僅不喜歡他的攻擊行為而不是他本人。引導孩子正確面對錯誤,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并承擔后果。通過故事或者事實教育孩子,如果他欺負別的小朋友,別人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讓他學習體會他人的感情。當孩子學著改正或表示要改正時,一定要及時鼓勵他,給他足夠的信心來改正錯誤。
6、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在一個有多種多樣玩具、充裕的玩耍時間及良好氣氛控制的環境中,孩子的攻擊行為會大大減少。因此,家有小暴君的父母應提供足夠的空間、玩具、書籍和其他娛樂器具等供孩子選擇,但要盡量避免選用具有攻擊傾向的玩具。
7、讓孩子多參與有固定規則的游戲:帶孩子玩一些他喜愛的諸如棋類、玩撲克牌、投球等具有競賽性質和固定規則的游戲,提高孩子遵守規則的自覺性。等孩子能比較好地控制自己情緒以后,可以請同伴和孩子一起做游戲,增加孩子游戲的樂趣,同時也讓孩子接受小朋友的監督,更好地學會約束控制自己的行為。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打人
上一篇:如何應對孩子粘人 下一篇:寶寶愛哭鬧全應對